0人評分過此書

臺灣儒學的傳統與現代

出版日期
2008/09/01
閱讀格式
PDF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9860150421

文化部計次

借閱規則
借閱天數 14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臺灣既屬大陸東南邊陲,又是東亞世界航路要衝;此種既邊緣又重要的地理區位,發展出臺灣儒學的雙元性。它既深具中國儒學的大傳統內蘊,且又甚早與現代性撞擊互涵。本書觀照臺灣儒學溯源深遠的仁道傳統,同時省視它在現代化下的衍生問題。
  • 自 序
  • 壹、從儒家憂患意識看甲申和乙未兩慘變後儒士的反省及回應
    • 第一節 周人從復國翦商歷史中生發的憂患型敬德
    • 第二節 徐復觀先生論憂患意識
    • 第三節 孔孟之道與當代新儒家的憂患
    • 第四節 甲申慘變下的儒家回應:以船山、亭林為主
    • 第五節 乙未慘變下的儒家回應:以痴仙、雅堂為主
    • 第六節 結論
  • 貳、從儒家的雙元對峙性論清代臺灣儒家的性質
    • 第一節 前言
    • 第二節 儒士傳統的雙元性對峙
      • 一、小人型儒士的傳統
      • 二、小人型儒士與君子型儒士的鬥爭-以朱子被佞幸迫害為例
    • 第三節 清朝儒學在帝制高壓扭曲下的小人和奴化
      • 一、女真族的「薩滿天命」及其緣飾以朱子學
      • 二、清帝宰制下的「理學名臣」和小人型儒士
    • 第四節 清代臺灣儒家的性質
      • 一、高拱乾《臺灣府志》呈現的清代臺灣儒士
      • 二、周鍾瑄《諸羅縣志》呈現的清代臺灣儒士
      • 三、沈茂蔭《苗栗縣志》呈現的清代臺灣儒士
    • 第五節 結論
  • 參、丘逢甲在臺灣的儒家實踐
    • 第一節 鄭延平王開啟了抗拒與復振的臺灣儒家
    • 第二節 丘逢甲的儒家人格和抗日志業
    • 第三節 乙未慘變之際丘逢甲與青年儒士抗日鬥爭的意義
    • 第四節 結論
  • 肆、日據臺灣的雙層儒學與外來思想:以吳濁流、洪棄生、賴和為中心
    • 第一節 前言
    • 第二節 日據臺灣的民間儒學初釋:以吳濁流小說為中心
      • 一、新竹鄉間的老人與秀才
      • 二、真正存在的四湖莊雲梯書院
      • 三、象徵性的雲梯書院
      • 四、四鄉莊中的文社、鸞堂與村廟
    • 第三節 日據臺灣知識菁英的儒學與外來思想初釋:以洪棄生和賴和古漢詩為中心
      • 一、傳統儒士洪棄生
      • 二、西醫詩人賴和
    • 第四節 結論
      • 伍、戰後臺灣儒家研究的幾個側面:問題及其意義
    • 第一節 前言
    • 第二節 臺灣的雙元區位性、戰後的地緣性以及儒學的存在性
    • 第三節 臺灣當代新儒家對民主政治的回應
    • 第四節 臺灣儒學研究對於「臺灣意識」的判準
    • 第五節 臺灣儒學研究對於戰後臺灣本土化的判準
    • 第六節 結論
  • 全書參考書目
  • 名辭索引
  • 人名索引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