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本論文主要在探討《資治通鑑》的兵學思想內涵,從書中的歷史戰役,探討可資借鑑的兵學理論;籍由司馬光編撰的《通鑑》的資鑑精神,探究書中敘寫驚心動魄的戰史過程,梳理其與兵學理論相謀合之處。
-
第一章 緒論
-
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
-
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
-
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
-
第四節 名詞釋義
-
-
第二章 《通鑑》敘戰精神與歷史價值
-
第一節 司馬溫公史論價值與觀點
-
第二節 《通鑑》敘戰文學與史書的關係
-
第三節 《通鑑》的影響力
-
-
第三章 《通鑑》兵學思想探源
-
第一節 中國兵學的發展與特色
-
第二節 《武經七書》兵學思想
-
第三節 《通鑑》與《孫子兵法》
-
-
第四章 《通鑑》戰略思想—道(存亡之道)
-
第一節 慎戰—主孰有道(上下同欲者勝)
-
第二節 全勝思想—不戰而屈人之兵
-
第三節 上兵伐謀—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
-
第四節 知彼知己,百戰不殆—上智為間,必成大功
-
第五節 無恃其不來,恃吾有以待之
-
第六節 兵貴神速—兵貴勝不貴久
-
-
第五章 《通鑑》戰術指導—天、地(實戰用兵)
-
第一節 知天知地,勝乃可全—奇正與虛實的運用
-
第二節 天候、地形影響作戰—致人而不致於人
-
第三節 詭道用兵—攻其無備,出其不意
-
第四節 以寡擊眾、以弱制強
-
第五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
-
第六節 歸師勿遏、圍師必闕
-
-
第六章 《通鑑》治軍原則—將、法(領導統御、紀律賞罰)
-
第一節 將者,武德也
-
第二節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(君命有所不受)
-
第三節 用眾在乎一心
-
第四節 善戰者,愛與威而已
-
第五節 信賞必罰
-
第六節 法令必行
-
- 第七章 結論
- 主要參考書目
-
附錄
-
附錄一 論文架構圖(第四至六章綱要)
-
附錄二 論文架構圖(第四章)
-
附錄三 論文架構圖(第五章)
-
附錄四 論文架構圖(第六章)
-
附錄五 《通鑑》各紀資料統計表
-
附錄六 《司馬光詩選》:與戰史相關詩作摘錄
-
附錄七 《左傳》、《史記》與《通鑑》相關分析表
-
附錄八 《通鑑》重要戰役與兵法運用
-
附錄九 中國歷代戰爭統計表
-
附錄十 《通鑑》名將列舉
-
附錄十一 兵學關鍵詞出現於《通鑑》各紀次數統計
-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- DOI : 10.978.98695543/43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