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人評分過此書

認知心理與通識教育︰二十一世紀透視與實踐

出版日期
2009
閱讀格式
PDF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9629963866

文化部計次

借閱規則
借閱天數 14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進入廿一世紀,人類的時空被壓縮了,官感功能受到迷惑。與此同時,日新月異的科技結合政經動力,破壞生態,造成人類的矛盾和不安。兒童在這環境中生長發展,必須尋得個人的心理和文化定位,學習安身立命之道,積極地在生活和工作中求取成功和幸福,鞏固尊嚴。

一體化的世界格局不期望兒童做「未來社會的棟樑」,容許每個人運行獨立的人權和發展意向。為此,有效的教育必須以人為本,給個體加強學習和生活的力量,求取成功與幸福,終身學習。

本書引述了備受舉世敬重的心理學巨人、教育家和未來學泰斗對廿一世紀教育的瞻見,結合作者在師資培訓和教育創新的五十年經驗,給讀者呈獻最前衛的信息和方法。所有父母、教師,和關愛兒童的各方領導,都會從閱讀中獲取真知灼見,優化人本教育。
  • 第一部 皮亞傑的認知心理學
    • 第一章 皮亞傑及其研究法
      • 認識皮亞傑的機緣
      • 學術貢獻
      • 皮亞傑承先敢後
      • 診究敘述研究法
    • 第二章 認知的結構和發展
      • 機略
      • 同化
      • 調節
      • 平衡
    • 第三章 認知發展的因素和過程
      • 遺傳與認知發展的關係
      • 智力內容、機能、結構的互相關係
      • 活動的作用和影響
      • 動機的作用
      • 認知發展程序
      • 影響認知發展的因素
  • 第二部 認知、社交及情緒發展
    • 第四章 感覺運動階段
      • 第一層-反射運動(初生至一月)
      • 第二層-適應與初步連環反應(一至四月)
      • 第三層-重複及意向行為(四至八月)
      • 第四層-機略聯繫運用(八個月至週歲)
      • 第五層-實驗創新機略(週歲至十八個月)
      • 第六層-內心活動創造新機略(從歲半開始)
    • 第五章 運算前階段
      • 語言發展與思想
      • 運算前思想的特徵
      • 認知發展的中期變化
    • 第六章 具體運算階段
      • 守恆
      • 序列
      • 分類
    • 第七章 形式運算階段
      • 形式運算思想的特徵
      • 假設問題
      • 發展過程
      • 形式運算對行為的影響
      • 青年期行為的特徵
    • 第八章 發展與學習的關係
      • 發展與學習的區分
      • 知識的發展和增長
      • 感覺運動是發展基礎
      • 個性發展
      • 運算至邏輯思想的發展
      • 超物質的邏輯數學經驗
      • 學習結構和智力結構
      • 認知結構與平衡
    • 第九章 知覺、認知、情緒與象徵思維
      • 知覺和認知的關係
      • 雙因子象徵意義的認知論
      • 擬意機略與語文權能
      • 記憶機略與智力結構
      • 象徵模式與多元表現
      • 情緒是認知發展的伙伴
      • 情緒、社交失調與認知成就
  • 第三部 21世紀的教育透視
    • 第十章 21世紀的前瞻
      • 展望前景
      • 教育現實
      • 人的需要和福祉
      • 經驗建議
    • 第十一章 未來學泰斗的透視
      • 變的步伐
      • 進步的效應
      • 高科技與高感應
      • 亮自己的明燈
    • 第十二章 政治學家的透視
      • 從政治看世界
      • 機敏才能裂縫
      • 大腦的進化與四種智能
      • 壓力與腦前葉智能
      • 腦前葉與老人智慧
      • 考試與人生
    • 第十三章 心理學家的透視
      • 心理學的功能
      • 學者的發展軌跡
      • 物理學泰斗的非物經驗
      • 知識的個人定位
      • 文化中的自我
      • 展望教育目的
    • 第十四章 教育家的透視
      • 教育專業知識
      • 學校的功能
      • 誰主教育?
      • 兒童的心智
      • 消費主義扼殺人性
      • 學校的新對焦
      • 科技教育
      • 通識教育
  • 第四部 21世紀的新教育方法
    • 第十五章 育嬰和幼兒園教育
      • 嚴肅明智的選擇
      • 母子的奇妙情繫
      • 兩種育嬰理論
      • 從家庭到幼兒園的轉變
      • 幼兒園的起源和理想
      • 蒙台梭利教學法的國際化
      • 皮亞傑式的幼兒園
      • 課程設計
      • 語文概念發展
      • 父母及教師的專業認識
    • 第十六章 小學教育的新現實
      • 21世紀兒童的需要
      • 父母的窘境
      • 核心家庭
      • 擴展中的心靈暗室
      • 心理學智慧
      • 小學組織的觀念革新
      • 教師的專業權威
      • 常模考試的式微
      • 小學生的認知行為與課程組織
    • 第十七章 最新的可行教學法
      • 詩和科學方法的教學
      • 教小學生映像和四則算術
      • 用繪圖表象空間關係
      • 教小學生發現數學權能的
      • 小學生學相對論
      • 語文、通識、與專門知識
      • 語文教學
      • 敘述的教學
      • 兩種制度,同一願望
      • 敘事與上帝權能相等
      • 小學教學法
      • 以人為本, 以心理知識為則
  • 後記
  • 參考書目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