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啟 App
0人評分過此書

科技首創:萬物探索與發明發現

作者
出版日期
2020
閱讀格式
EPUB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9865161064

文化部計次

借閱規則
借閱天數 14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演變與驚人的人口總數,給足科技發展的時間、空間以及人力。中國古代科技在各方面都有傑出成就,其中要以四大發明為最,但值得驚嘆的並不僅限於此;本書將科技領域分成七大部分,分門別類地闡述,期待能使讀者更理解那些偉大的發明。
第一部分〈衣食之源,農牧漁業〉與第二部分〈領先鑄造,礦產冶煉〉是從第一級產業討論。中國自古以農業立國,土地給予的資源是人民最珍貴的寶藏,而人類的智慧將大地的饋贈成為更為卓越的成就,其中的精采都在本章可見。
第三部分〈精工利器,技工製造〉主要討論日常生活用具,又或是漆器與指南針。這些用品都是基於便利生活的目的製造出來,並在後世持續發展演進,時至如今仍被人使用。
第四部分〈傳統醫道,醫療衛生〉講述的是醫療衛生。中國古代與西方社會存在許多不同,延續至今的醫學便是一例。隨著國際日漸重視,中醫的地位逐漸攀升,與西醫並列今日兩大醫療體系,可又有誰記得,在社會重視中醫之前,這種診治方式就在它自己的國度裡發光發熱了千百年之久。
第五部分〈鬼斧神工,建築工程〉與第六部分〈車水馬龍,交通運輸〉將焦點放在基礎建設。中國五千多年的君主體制與多年來的大一統王朝,促使系統性的建設能夠被架構出來,既利於人民生存,又能與環境共生,並且代代傳承,不斷演進,更為進步。
第七部分〈披堅執銳,軍事武器〉以軍事為結尾。世人皆知,蒙古西征帶去的火藥加速歐洲封建制度的瓦解,卻沒留心創始國是如何與之共存,就像冷兵器與熱武器都在戰爭中畫下濃重的一筆,也鮮有人知火藥曾經有入藥的功用。若非先民的耐心與智慧還有時間的積累,這些科技是無法展現出今日的樣貌,從社會萬物中脫穎而出。
  • 出版地 臺灣
  • 語言 繁體中文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