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指揮的落棒與起棒:理論的、藝術的、效率的
◎跳脫西式唯一思維,提出引導民族管絃樂整體發展的指揮理論與實踐。
◎隨著本書以專業指揮視角,進入真誠感人的音樂內容,以及思考寬廣的相關論述。
◎協助您進一步踏入真、善、美的音樂境界及指揮藝術。
指揮是引領整個樂團演奏的靈魂,
指揮站上台前如做足了功課,
一根細長的指揮棒就成為了這位指揮
表達心中預期聲音的重要媒介。
顧寶文教授的指揮風格有細膩的音樂性、精湛的掌控度、
深刻的內涵歷鍊、豐富的戲劇張力,
他的這本著作由基礎切入,
包含有關理論、演奏藝術、效率的指揮棒探討,
並有五首民族管絃樂作品的分析與詮釋,
思脈清晰,文筆流暢,讀者能隨之由專業指揮的視角,
進入思考寬廣的論述,及真誠感人的音樂世界。
指揮面對樂譜,無論其織體、結構、樂器演奏法乃至於
作品所傳達的藝術精神都必須有十足的把握,
如此才能透過在空中揮動的棒子,
將音樂作品傳達出高能量的藝術思考。
◎隨著本書以專業指揮視角,進入真誠感人的音樂內容,以及思考寬廣的相關論述。
◎協助您進一步踏入真、善、美的音樂境界及指揮藝術。
指揮是引領整個樂團演奏的靈魂,
指揮站上台前如做足了功課,
一根細長的指揮棒就成為了這位指揮
表達心中預期聲音的重要媒介。
顧寶文教授的指揮風格有細膩的音樂性、精湛的掌控度、
深刻的內涵歷鍊、豐富的戲劇張力,
他的這本著作由基礎切入,
包含有關理論、演奏藝術、效率的指揮棒探討,
並有五首民族管絃樂作品的分析與詮釋,
思脈清晰,文筆流暢,讀者能隨之由專業指揮的視角,
進入思考寬廣的論述,及真誠感人的音樂世界。
指揮面對樂譜,無論其織體、結構、樂器演奏法乃至於
作品所傳達的藝術精神都必須有十足的把握,
如此才能透過在空中揮動的棒子,
將音樂作品傳達出高能量的藝術思考。
- 鄭德淵教授序
- 許瀞心教授序
-
第一篇 理論、藝術、與效率的指揮棒法探討
-
引言
-
第一章:指揮法基礎論
-
第二章:從藝術性詮釋需求看指揮技巧運用的方法
-
-
-
第二篇 五首民族管絃樂作品之樂曲背景分析與指揮詮釋
-
第一章:張曉峰作曲《獅城序曲》樂曲詮釋及解析
-
第一節 《獅城序曲》的創作背景
-
第二節 《獅城序曲》的樂隊處理及音樂詮釋
-
第三節 《獅城序曲》的指揮技法分析
-
-
第二章:王辰威作曲《姐妹島》樂曲詮釋及解析
-
第一節 《姐妹島》的創作背景
-
第二節 《姊妹島》的樂隊處理及音樂詮釋
-
第三節 《姐妹島》的指揮技法分析
-
-
第三章:劉錫津作曲《魚尾獅傳奇》高胡協奏曲樂曲詮釋及解析
-
第一節 《魚尾獅傳奇》高胡協奏曲的創作背景
-
第二節 《魚尾獅傳奇》高胡協奏曲的樂隊處理及音樂詮釋
-
第三節 《魚尾獅傳奇》高胡協奏曲的指揮技法分析
-
-
第四章:關迺忠作曲《花木蘭》嗩吶協奏曲樂曲詮釋及解析
-
第一節 《花木蘭》嗩吶協奏曲的創作背景
-
第二節 《花木蘭》嗩吶協奏曲的樂隊處理及音樂詮釋
-
第三節 《花木蘭》嗩吶協奏曲指揮技法分析
-
-
第五章:顧冠仁作曲《星島掠影》樂曲詮釋及解析
-
第一節 《星島掠影》的創作背景
-
第二節 《星島掠影》的樂隊處理及音樂詮釋
-
第三節 《星島掠影》的指揮技法分析
-
-
- 結語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