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人評分過此書

OCP:Java SE 11 Developer 認證指南(上)- 物件導向設計篇

出版日期
2022/07/01
閱讀格式
PDF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6263331891

文化部計次

借閱規則
借閱天數 14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【本書特色】
Java SE 11認證最佳攻略
由初學邁向認證,從基礎進階達人

✪解析原廠文件,切合認證範圍!
✪對照範例程式,迅速了解內容!
✪彙整教學經驗,重點一次掌握!
✪圖解複雜觀念,學習輕鬆上手!
✪演練擬真試題,掌握考試精髓!
✪適用1Z0-819認證考試

【內容簡介】
Oracle公司繼Java 8推出1Z0-808與1Z0-809認證考試科目後,原本在次一個長期支援版本的Java 11也推出1Z0-815與1Z0-816的雙考試,但在2020/10/01之後,改以1Z0-819取代前兩者,成為現行要取得「Oracle Certified Professional: Java SE 11 Developer」證照的唯一考試科目。

雖然由兩科考試合併為一科,但考試範圍並未縮減。作者依據原廠公布的命題範圍,深入研讀相關文件,推出上、下兩冊認證指南,分別是:

✪OCP:Java SE 11 Developer認證指南(上) - 物件導向設計篇
✪OCP:Java SE 11 Developer認證指南(下) - API剖析運用篇

上冊以基本語法入門,以至於了解封裝、繼承、多型等物件導向程式的撰寫方式與設計模式實作,也包含列舉型別、巢狀類別、lamdba表示式等特殊語法講授。

下冊聚焦Java API應用,包含泛型、集合物件與Map族群、基礎IO與NIO.2、執行緒與並行架構、JDBC連線資料庫、多國語系、lamdba進階與Stream類別族群、日期時間類別族群、標註型別、模組化應用、資訊安全等豐富主題。

兩冊並有依據原廠命題範圍而蒐錄編寫的擬真試題實戰與詳解,讀者可依自己的學習狀況分冊選讀,以掌握新版Java SE11的特色,並熟悉認證考試的重點。
  • CHAPTER 1 Java 歷史與證照介紹
    • 1.1 誰在使用 Java?
    • 1.2 Java 的歷史
    • 1.3 Java 的 4 大應用領域
    • 1.4 Java 認證考試介紹
      • 1.4.1 Java SE 11 Developer 認證考試介紹
      • 1.4.2 報名考試與成績查詢
  • CHAPTER 2 Java 程式語言簡介
    • 2.1 Java 程式語言的特色
    • 2.2 Java 的跨平台運行
    • 2.3 JDK、JRE、JVM 的區別
      • 2.3.1 Java SE 8 的 JDK、JRE、JVM
      • 2.3.2 Java SE 11 的 JDK 與 JVM
    • 2.4 IDE 介紹
      • 2.4.1 下載 Eclipse 作為開發工具
      • 2.4.2 執行 Eclipse
      • 2.4.3 建立 Eclipse 專案,並開發、執行 Java 程式
      • 2.4.4 匯入 Eclipse 專案
  • CHAPTER 3 物件導向的程式設計思維
    • 3.1 以物件導向的思考方式分析程式需求
      • 3.1.1 購物網站建構需求
      • 3.1.2 甚麼是物件?
      • 3.1.3 找出關鍵物件的種類
      • 3.1.4 分析物件的屬性和行為
    • 3.2 塑模與 UML
      • 3.2.1 統一塑模語言 UML
      • 3.2.2 使用工具繪製 UML
      • 3.2.3 設計類別的原則
  • CHAPTER 4 認識 Java 語法與建立類別
    • 4.1 定義類別及其成員
      • 4.1.1 宣告類別
      • 4.1.2 宣告欄位
      • 4.1.3 宣告方法
      • 4.1.4 使用註解
      • 4.1.5 程式裡的特殊符號
    • 4.2 認識 Java 關鍵字
    • 4.3 認識 main 方法
    • 4.4 使用 javac、java、jar 指令建立並執行程式
      • 4.4.1 建立可執行的程式
      • 4.4.2 使用 javac 指令編譯程式
      • 4.4.3 使用 java 指令執行程式
      • 4.4.4 使用 jar 指令打包程式後再執行
    • 4.5 使用 Eclipse 匯入範例專案並執行程式
      • 4.5.1 使用套件(package)
      • 4.5.2 使用 Eclipse 執行類別的 main 方法
  • CHAPTER 5 認識變數與 Java 基本型別
    • 5.1 認識 Java 的基本型別、變數和常數
      • 5.1.1 何謂變數
      • 5.1.2 Java 的基本型別
      • 5.1.3 字面常量
      • 5.1.4 使用變數的目的
      • 5.1.5 使用變數及常數
      • 5.1.6 變數的有效範圍
      • 5.1.7 字元型別
      • 5.1.8 使用二進位的字面常量的方式顯示整數
      • 5.1.9 使用底線提高數字常量的可讀性
    • 5.2 使用運算子
      • 5.2.1 常用的運算子
      • 5.2.2 運算子的處理順序
    • 5.3 使用升等和轉型
      • 5.3.1 型別的升等
      • 5.3.2 型別的轉型
      • 5.3.3 暫存空間對算術運算的影響
  • CHAPTER 6 使用參考型別操作物件與 var 宣告
    • 6.1 使用物件參考
      • 6.1.1 使用遙控器
      • 6.1.2 由類別建構物件
      • 6.1.3 不同物件,使用不同物件參考
      • 6.1.4 物件參考與 null
      • 6.1.5 JVM 的記憶體分類
    • 6.2 使用 String 類別
      • 6.2.1 String 類別支援非標準的語法
      • 6.2.2 String 物件是不可改變的(immutable)
      • 6.2.3 String 類別的其他方法
    • 6.3 使用 StringBuilder 類別
    • 6.4 使用 Java API 文件
      • 6.4.1 查詢 String 類別的 substring() 方法
      • 6.4.2 查詢 System.out.println() 方法
    • 6.5 基本型別的包覆類別
      • 6.5.1 包覆類別的由來與使用
    • 6.6 使用 var 宣告變數
      • 6.6.1 使用 var 宣告的時機
      • 6.6.2 var 的型別推斷
  • CHAPTER 7 使用選擇結構和相關運算子
    • 7.1 選擇結構簡介
      • 7.1.1 自己設計一個電梯類別
    • 7.2 使用關係、條件運算子
      • 7.2.1 關係運算子
      • 7.2.2 條件運算子
      • 7.2.3 字串比較
    • 7.3 使用 if 選擇結構
      • 7.3.1 選擇結構的種類
      • 7.3.2 使用選擇結構
      • 7.3.3 使用三元運算子
    • 7.4 使用 switch 選擇結構
      • 7.4.1 語法
      • 7.4.2 比較 switch 和 if 兩種選擇結構
  • CHAPTER 8 陣列
    • 8.1 一維陣列與二維陣列
      • 8.1.1 陣列簡介
      • 8.1.2 認識並建立一維陣列
      • 8.1.3 認識並建立二維陣列
      • 8.1.4 比較多維陣列的建立
    • 8.2 存取陣列內容
      • 8.2.1 陣列成員的基本讀寫
      • 8.2.2 陣列成員為基本型別的記憶體配置
      • 8.2.3 陣列成員為參考型別的記憶體配置
    • 8.3 使用指令列的 args 陣列參數
    • 8.4 使用 ArrayList 類別
      • 8.4.1 陣列的缺點
      • 8.4.2 ArrayList 類別簡介
      • 8.4.3 使用 import 與 package 關鍵字
      • 8.4.4 ArrayList 使用範例
      • 8.4.5 使用泛型指定 ArrayList 的成員型態
  • CHAPTER 9 使用重複結構
    • 9.1 迴圈架構簡介
    • 9.2 使用 while 迴圈
    • 9.3 使用 for 迴圈
    • 9.4 使用巢狀迴圈
    • 9.5 使用 for 迴圈存取陣列
      • 9.5.1 設定陣列內容並顯示
      • 9.5.2 使用 for 迴圈的進階型
      • 9.5.3 使用 break 和 continue 敘述
    • 9.6 使用 do-while 迴圈
    • 9.7 比較重複結構
  • CHAPTER 10 方法的設計與使用
    • 10.1 使用方法
      • 10.1.1 宣告方法
      • 10.1.2 呼叫方法
      • 10.1.3 使用方法的關注點與好處
    • 10.2 宣告 static 方法和變數
      • 10.2.1 沒有 static 時的情況
      • 10.2.2 使用 static 來解決問題
      • 10.2.3 static 宣告的意義
      • 10.2.4 static 宣告的時機
      • 10.2.5 Java 內 static 範例
    • 10.3 建立多載(Overloaded)的方法
      • 10.3.1 方法的簽名
      • 10.3.2 方法的多載(Overloading )
      • 10.3.3 Java 使用多載的範例
    • 10.4 認識 Java 傳遞變數的機制
      • 10.4.1 變數值傳遞的發生情境
      • 10.4.2 傳遞變數值
  • CHAPTER 11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(一)
    • 11.1 認識封裝
      • 11.1.1 封裝的目的
      • 11.1.2 欄位封裝的目的與作法
      • 11.1.3 方法封裝的目的與作法
      • 11.1.4 方法封裝的進階目的
    • 11.2 使用建構子
      • 11.2.1 使用建構子的時機
      • 11.2.2 設計建構子
      • 11.2.3 使用建構子建立新物件
    • 11.3 認識繼承
      • 11.3.1 何謂繼承?
      • 11.3.2 自然界生命的分類與繼承
      • 11.3.3 Java 的類別與繼承
    • 11.4 繼承和建構子的關係
      • 11.4.1 繼承的宣告與目的
      • 11.4.2 建構子和繼承的關係
      • 11.4.3 建構子的設計原則
    • 11.5 使用父類別和子類別
      • 11.5.1 分析類別成員差異
      • 11.5.2 使用繼承
      • 11.5.3 使用覆寫
      • 11.5.4 繼承和封裝
      • 11.5.5 熟悉覆寫規則
      • 11.5.6 抽象類別
      • 11.5.7 父子類別關係的釐清
      • 11.5.8 其他繼承架構案例
    • 11.6 認識多型
      • 11.6.1 使用父類別做變數的參考型別
      • 11.6.2 使用萬用遙控器
      • 11.6.3 由父類別參考控制子類別方法
      • 11.6.4 使用轉型取得全部控制
      • 11.6.5 使用多型
    • 11.7 使用介面
      • 11.7.1 介面的使用時機
      • 11.7.2 介面的使用方式
      • 11.7.3 由介面參考控制子類別方法
      • 11.7.4 Java 裡使用介面的範例
    • 11.8 認識物件始祖 Object 類別
      • 11.8.1 Object 類別的地位
      • 11.8.2 toString() 方法
  • CHAPTER 12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(二)
    • 12.1 再談封裝
      • 12.1.1 何謂封裝
      • 12.1.2 封裝三部曲
    • 12.2 建立子類別和使用繼承關係
      • 12.2.1 繼承的目的和建立子類別
      • 12.2.2 建立子類別的建構子
    • 12.3 多載方法與使用可變動參數個數的方法
      • 12.3.1 多載方法
      • 12.3.2 可變動參數個數的方法
    • 12.4 再談多型
      • 12.4.1 多型的意義
      • 12.4.2 Java 支援單一繼承與多實作
  • CHAPTER 13 程式執行異常處理
    • 13.1 執行時的異常與例外物件(Exception )
      • 13.1.1 例外狀況的處理
      • 13.1.2 Exception 分類
    • 13.2 例外的傳播與處理
      • 13.2.1 方法執行時的堆疊關係
      • 13.2.2 方法執行時發生錯誤
      • 13.2.3 使用 try-catch 程式區塊處理異常情況
      • 13.2.4 「捕捉例外」或是「拋出例外」?
    • 13.3 例外的繼承結構
      • 13.3.1 例外的始祖類別 Throwable
      • 13.3.2 認證考試常見的例外類別
    • 13.4 處理例外的好習慣
      • 13.4.1 捕捉真正的例外
      • 13.4.2 捕捉多重例外
  • CHAPTER 14 類別設計(一)
    • 14.1 認識 public、protected、private 與預設的存取控管機制
      • 14.1.1 存取控制層級
      • 14.1.2 欄位遮蔽效應
    • 14.2 覆寫(Override )方法
      • 14.2.1 覆寫方法的規則
      • 14.2.2 只有物件成員的方法可以覆寫
      • 14.2.3 善用多型(Polymorphism)
      • 14.2.4 instanceof 運算子
    • 14.3 認識轉型的機制
    • 14.4 覆寫 Object 類別的方法
  • CHAPTER 15 類別設計(二)
    • 15.1 使用抽象類別
    • 15.2 使用 static 宣告
      • 15.2.1 static 的方法與欄位
      • 15.2.2 static import
    • 15.3 使用 final 宣告
      • 15.3.1 以 final 宣告方法
      • 15.3.2 以 final 宣告類別
      • 15.3.3 以 final 宣告變數
      • 15.3.4 以 final 宣告類別欄位
    • 15.4 實作獨體設計模式
      • 15.4.1 設計模式
      • 15.4.2 獨體設計模式
    • 15.5 使用列舉型別(enum)
      • 15.5.1 列舉型別初體驗
      • 15.5.2 列舉型別的使用方式
      • 15.5.3 進階型列舉型別
    • 15.6 使用巢狀類別
      • 15.6.1 巢狀類別的目的與分類
      • 15.6.2 匿名巢狀類別
      • 15.6.3 巢狀類別綜合範例
  • CHAPTER 16 介面設計
    • 16.1 使用介面與 abstract 方法
      • 16.1.1 建立抽換機制
      • 16.1.2 介面設計要點
      • 16.1.3 標記介面(marker interface)
    • 16.2 介面與設計模式
      • 16.2.1 設計模式與介面
      • 16.2.2 DAO 設計模式
      • 16.2.3 工廠設計模式的使用契機
    • 16.3 使用複合(Composition)
      • 16.3.1 重複使用程式碼的技巧
      • 16.3.2 解決設計的難題
      • 16.3.3 方法的委派和轉交
    • 16.4 以 default 與 static 宣告介面方法並實作內容
      • 16.4.1 使用介面進行重構
      • 16.4.2 使用 public 的 default 與 static 方法
      • 16.4.3 使用 private 宣告以提高方法封裝性
      • 16.4.4 類別的父類別與介面同時具有相同簽名的方法
      • 16.4.5 類別的多介面同時具有相同簽名的方法
      • 16.4.6 總結父類別或介面同時具有相同簽名的方法
  • CHAPTER 17 Lambda 表示式入門
    • 17.1 Lambda 表示式介紹
    • 17.2 功能性介面(Functional Interface)與 Lambda 表示式
      • 17.2.1 匿名類別的兩三事
      • 17.2.2 功能性介面(Functional Interface)
      • 17.2.3 功能性介面和 Lambda 表示式的關係
      • 17.2.4 Lambda 表示式的使用範例
      • 17.2.5 Lambda 表示式的使用方式
    • 17.3 使用內建的功能性介面
  • CHAPTER 18 擬真試題實戰詳解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