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記憶之外:走回20世紀看澳門建築保育
作者
:
出版日期
:
2020/12/01
閱讀格式
:
EPUB
ISBN
:
9789620447365
澳門是亞洲其中一個較早開展遺產保護的城市。1926年,澳葡政府頒佈法規文件,以保護天主之母教堂遺址,即後來的大三巴牌坊;1953年開始保護建築遺產;而澳門首部文化遺產保護法例,則於1976年頒佈。
因此,澳門雖然自1980年代開始經歷較大規模的城市發展,但具價值的一些歷史建築物及街區仍然能被較完整地保留下來,使澳門具有有別於其他鄰近城市的獨特之處。
然而,澳葡政府在澳門展開建築遺產保護的目的是複雜的。1999年澳門回歸,是葡萄牙殖民帝國的終結。因此,澳葡政府的遺產保護,並非單純為發展旅遊或為保存歷史文化,當中涉及文化殖民政策。
本書分成13章,透過講述16項建築保護,以深入淺出的方式,介紹澳葡政府過去100年對澳門建築的保護歷程,及其與歐洲、葡國相關政策的關係,除了有助了解歐洲現代意義上的遺產保護如何透過葡人在澳門落戶,亦可以思考澳葡政府如何透過保護建築遺產,企圖在政權移交後讓葡萄牙文化繼續潛移默化地影響這個城市。
因此,澳門雖然自1980年代開始經歷較大規模的城市發展,但具價值的一些歷史建築物及街區仍然能被較完整地保留下來,使澳門具有有別於其他鄰近城市的獨特之處。
然而,澳葡政府在澳門展開建築遺產保護的目的是複雜的。1999年澳門回歸,是葡萄牙殖民帝國的終結。因此,澳葡政府的遺產保護,並非單純為發展旅遊或為保存歷史文化,當中涉及文化殖民政策。
本書分成13章,透過講述16項建築保護,以深入淺出的方式,介紹澳葡政府過去100年對澳門建築的保護歷程,及其與歐洲、葡國相關政策的關係,除了有助了解歐洲現代意義上的遺產保護如何透過葡人在澳門落戶,亦可以思考澳葡政府如何透過保護建築遺產,企圖在政權移交後讓葡萄牙文化繼續潛移默化地影響這個城市。
- 書封
- 前折頁
- 書名頁
- 版權頁
- 序一 重拼澳門的歷史碎片
- 序二 城市的建築:歷史肌理、記憶與意義
- 序三 守護澳門人的澳門
- 序四 帶一本書去澳門
- 前言
- 目錄
- 第一章 大三巴牌坊 1904及1926
- 第二章 市政廳大樓 1928及1938-1939
- 第三章 盧九花園 1973-1974
- 第四章 聖地牙哥古堡 1978-1980
- 第五章 歷史檔案館與塔石衛生中心 1985-1989
- 第六章 大三巴博物館化 1990-1995
- 第七章 議事亭前地 1993-1994
- 第八章 陸軍俱樂部 1994-1995
- 第九章 福隆新街 1996
- 第十章 大炮台 1994-1998
- 第十一章 玫瑰堂 1993-1997
- 第十二章 聖若瑟修院聖堂 1995-1999
- 第十三章 龍環葡韻
- 後記
- 出版地 : 香港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